省局信息→
四川大力推动公共机构新产品新技术推广应用
我省公共机构深入贯彻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决策部署,持续推动绿色低碳引领行动,新产品新技术推广应用取得成效,呈现出政策引领更强、合作模式更新、应用范围更大、生态场景更多的特点。2024年,四川入选全国公共机构绿色低碳发展典型案例6个,全国绿色低碳十佳典型案例1个,拟推荐参与国际“双十佳”技术案例4个。近日,我省以新产品新技术推广应用为主题,在2025年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工作推进会上作交流发言。
坚决落实部署,形成工作合力。坚持系统思维,制定年度工作安排,明确建筑节能改造、分布式光伏发电、热泵技术应用等任务。坚持协同联动,抓住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契机,修订《川渝地区节约型机关评价标准》,编制《公共机构分布式光伏新能源利用管理规范》,举办川渝地区公共机构节能宣传周启动仪式。坚持示范引领,10家单位建成首批年度绿色低碳公共机构,6家公共机构获评水效领跑者,135家单位纳入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建设范围,15家公共机构围绕能源清洁化、资源节约化、生活低碳化等开展创新试点。
坚持科学研判,突破地域瓶颈。聚焦资源丰富与技术转化不足矛盾,联合高校推动技术成果转化,全省建成空气源、地源热泵项目76个,年减碳1.2万吨;实施分布式光伏项目199个,装机容量44兆瓦,年均发电量5千万余度,减碳超4万吨。聚焦政策规定刚性与基层动力不足矛盾,综合考虑国家下达节能降碳约束性指标和我省公共机构实际,差异化下达市(州)指标。聚焦短期投入大与收益周期长矛盾,印发《四川省公共机构实施能源费用托管服务的实施意见》,全省120家公共机构实施合同能源管理,引入社会资金20.95亿元。
坚持统筹兼顾,推动产品落地。战略性与实操性结合,制定全省工作要点和年度任务,实施建筑节能综合改造35.88万㎡、空调节能改造24.8万㎡,淘汰或改造燃煤锅炉80台。创新性与普惠性结合,在有条件的地方推行“无纸化政务+绿色数据中心”,推广建筑光伏一体化,全面搭建绿色办公、低碳出行等场景,推广新能源汽车,2024年党政机关购置更新新能源公务用车占比72%。现代性与传统性结合,推广能源互联网和数字化能耗监测平台,上线公共机构电力消费态势管理系统,出台节水、节电实施细则,举办节能技术产品推广活动,宣传行为节能理念。
(公共机构节能处)